第(2/3)页 “天下必有知我者……” 虽此人非汉儿,但其人一来未领军南侵宋,二来知忠义殉国可称壮。 故而赵匡胤读之犹感到一股勇烈之气扑面而来。 这陈和尚虽救国失败,但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又成功了。 虽然无论是功绩还是所受冤屈皆不如岳飞,但至少如岳飞一般,令后世知其人未负家国,而知其死节。 但再想到岳武穆,赵匡胤也还是难以释怀: “那赵构,倒不如称哀宗了。” 赵光义谨言慎行,不过也明白兄长说的什么意思。 从唐中期起,庙号就几乎顶替了谥号的作用,故而还是能根据谥法来解其生平。 德之不建、遭难已甚、恭仁短折等等都能谥哀,就是说要么短寿早逝,要么有志而难成。 而这两种情况若是能套在赵构身上……好似确实都称得上好事一桩了。 不过看着兄长又瞥视他,赵光义也只能顶着脑门子上的汗,努力补救道: “但至少这忠孝军之想法还颇为可行。” “官家何不效之,好使良家子莫要沾染恶罪之习。” 赵匡胤点点头,少有的表达了肯定: “善,你来领军如何?” 于是空炅法师一呆,不敢答话了。 自家人知自家事,此前晋王府中的亲侍也多事以钱财权势令其听话,但什么令行禁止想都没想过。 要是面对一队以胡人和贼寇整合而成的军伍,这等骄兵自然更加难服众。 于是赵宋官家脸上的神色换成了毫不掩饰的鄙夷: “你不知兵至此,无怪乎有高粱河之败,有北伐之丧。” 听闻兄长这么说,赵光义不由得热血上涌,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: “官家教训的是。” 于是赵匡胤脸上的表情变得愈发无趣,转身去与宰相赵普聊这宋蒙灭金的得失猜测去了: “那铁木真倒是计较的清楚,知宋金难有和议可能。” “应当还是有和议余地的。” 赵普分析: “只不过此等情况与那靖康耻事之前相反。” “金宣宗不智,有求于南宋,在遭野狐岭之败后还想要讹诈,若其国强,以战促和还犹有商谈余地。” “但在其连败蒙古二十年的情况下嘛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