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如若是六名普通大汉,他自然不会如此。关键是,他认识这六人啊。 大名鼎鼎的梅山六怪,酆都帝君杨戬的肱骨班底…… 自己何德何能,竟令六怪倾巢而出,围堵自己! 半晌。 城隍庙内。 秦尧正与城隍喝酒吃肉,突然听到门外传来阵阵脚步声。 初始时,他们也没当回事,自顾吃喝,直到一阵敲门声响起,城隍方才抬手挥开木门,结果在门开的一瞬间便彻底愣住了。 放眼望去,只见门外密密麻麻的跪了不知多少百姓,一名老者跪倒在群众面前,看见门开,立即喊道:“南郡百姓,多谢清微道长,城隍老爷的救命之恩。” “南郡百姓,多谢清微道长,城隍老爷的救命之恩。”在其身后,摩肩接踵甚至身上还湿漉漉的百姓们齐声呐喊,随即并不整齐的磕头跪拜。 看到这一幕,听着这呐喊,城隍心神剧震,眼中甚至湿润了。 秦尧却看到不少南郡百姓冷的瑟瑟发抖,感念他们即便如此还要前来道谢,于是大步来到门前,施展仙气,化作温暖仙风,吹拂过面前每个人的身躯,在蒸发掉他们身上湿气的同时,也治愈了不少人的顽疾。 “都起来吧,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 城隍蓦然瞪大双眼,喃喃自语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……” 忽而,他热泪盈眶,情难自抑! 朝闻道,夕死可矣,他找到自己的道了。 庙宇前,发现衣物俱干,甚至是疾病退散的百姓们欢天喜地,再度磕头道谢,秦尧接连喊了三次,才将他们从地上叫了起来。 “让一让,麻烦让一让。” 这时,一名青衣书生突然不知发什么疯,不断往前挤,在阵阵说教声中终于来到庙门前,噗通一声跪倒在门槛处,额头重重砸在地上,声嘶力竭地喊道:“李博安叩谢恩公拯救南郡!” 听到李博安这三个字,原本还在喋喋不休的众人顿时闭上嘴巴,整个庙前都因此安静下来。 只不过,民众的眼睛仿佛化作了一柄柄利剑,全都刺在了李博安身上。 秦尧脸上闪过一抹诧然,询问道:“李博安,你竟然还敢出来,知不知道现在南郡百姓有多么恨你?” 李博安缓缓抬起脑袋,只见额头上青红一片:“晚辈知道,晚辈本来也无颜出面,直到听见前辈说的那句话,顿时间振聋发聩。 我险些成为南郡罪人,连累几十万乡亲父老跟我一起殒命。我如果灰溜溜的离开了,又岂能对得起良心? 拜求老前辈收我为徒,传我修行道法,我李博安不求自身荣华,不求能长生久视,只求余生为南郡做点实事。” 秦尧默然。 他远远低估了杜甫这句话对人间民心的冲击,特别是在他拯救了整个南郡的情况下,又将这句话中的含义落在了实处,冲击力就更大了。 以至于,就连李博安都冒着被活生生打死的危险站了出来,希望拜师学艺,将余生贡献给南郡,真正去践行大庇天下寒士之路。 沉默片刻,他默默吸了一口气,朗声说道:“也罢,看在你一片赤诚的份上,贫道便收你为徒。 此外,自即日起,贫道清微,立蜀山道统,收凡人弟子,传授仙法,教授武艺,不为开宗作祖,只为斩妖除魔,济世救人。” 李博安大喜,再度叩首:“多谢师尊开恩。弟子李博安愿终身追随在师父左右,任凭差遣。” 这时,人群中又有许多人跪倒在地,大声喊道:“请清微掌门收我为徒,践行斩妖除魔,济世救人之道。” 听着这一声声呐喊,秦尧轻轻呼出一口气,深知蜀山在南郡的根基已定,接下来的事情反而简单了。 说白了,不过是在茫茫人海中,挑选具有仙根灵骨的年轻人加以培养,假以时日,蜀山在人间地仙界便能有一席之地,甚至像很多仙侠中一样,执正道之牛耳!